阿里妈妈是做什么的

阿里妈妈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数字营销的大平台,以广告起家。这里不再赘述阿里妈妈的具体发展史和功能,具体来说说阿里在研发管理方面的一些事情,传奇的就是马云用200万撬动10亿美金的生意。

阿里妈妈是做什么的

阿里妈妈的故事

2007年,阿里着手打造淘宝联盟,用来获取更多的流量。他们想要打造一个广告平台,这个广告平台就是现在的阿里妈妈。之前就有阿里巴巴,马云觉得有爸爸没有妈妈挺孤单的,所以阿里妈妈的重要性可想而知。其实阿里妈妈是马云早就想好的一个名字,而且很早就注册了相关的域名等信息。

那么,问题来了。阿里没有做过广告,怎么办呢?

首先,马云想到的最快的解决办法就是收购一个广告团队。当时,还真有这么一家广告团队,在国内做得非常不错,马云有意收购,就找上门去谈收购的事情。在沟通的过程中,马云提出以2亿美元收购;对方不以为然,开价4亿美元。可是,当时阿里巴巴账面上只有6亿美金,花4亿美金收购一个团队这个事儿,马云当时也不敢干。要知道,2007年的4亿美金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对比账面上的资金,马云也会有觉得太贵的时候。结果是这单生意没有谈成。

接着,马云说我们钱不够,那我们去融资好了。就这样,阿里在美国融了17亿美金回来。回国后马云又立马找到那个广告团队,告诉他们4亿美金我们买了。这时候那个广告团队已经被别人以4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。马云只好找到那个收购的人说,想花10亿美金收购这个团队,但看到马云这么急迫,对方就坐地起价,开口15亿美金。对方看的不是这个团队值多少钱,看你手里有多少钱。这个事儿最后也还是没有谈成(命中注定吧)。

终于,马云放弃收购这个团队的想法,接着就做了一个对于阿里来说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决定:自己打造阿里妈妈平台。

马云和他的核心团队回来后开会讨论这个事儿,有人就说:既然2亿美金买不到,那我们就花2亿美金自己组建团队干;马云摇摇头;看到马云摇头,有人又说了:2亿人民币?马云又摇摇头;此时,卫哲说话了:那2000万人民币总要有吧。马云仍然摇摇头。这个时候,马云做了一个“耶”的手势,说:“200万人民币!”。当时就把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,直呼:“这不可能吧”。

要知道,当时阿里不惜拿出2亿美金要干这个事儿的,后面甚至考虑过以10亿美金干这个事儿。现在说要自己干,还只有200万,而且还是人民币。马云的那些核心高管是百思不得其解。马云是怎么算的呢,他说:我们99年,这十几个人凑了50万人民币,把阿里巴巴做到2007年、2008年这个规模,上市部分就200~300亿美金,现在我们07-08年,我充分考虑了中国的通货膨胀,我认为08年的200万还是比99年的50万值钱嘛,所以如果50万可以做成今天这样,200万也可以成的。这感觉完全是不讲道理的算法哈,卫哲当时问马云,这200万不成,怎么办?他说:2个亿啊,输一次我们就不敢乱来了,200万,我搞他100个,总有1个成的,对吧。那么,找谁干呢。这个不能像上篇文章提到的阿里软件那样的模式,不能再找人谈话了,找人谈出来的,看来都不靠谱。

既然决定了那就要干啊,最后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让大家来报名。马云首先在公司内部招募团队。发布公告,大体意思是现在公司有个重大项目,公司预计投入200万人民币,你们可以参股30%-40%。但是只要接手这个项目,你必须从阿里离职,不能享受阿里任何的薪酬、福利,公司也不会对你们做任何支持,除非付费。如果成功,我们会将你们重新并入阿里,你们也会得到相应的股权激励,也会用风险投资的方法来追加投资,最后可以和淘宝换股,合并后既有重伤也有巨大的风险。如果创业者失败了,原来的职位也不存在,如果继续来阿里上班,还需要重新竞聘上岗。比如你原来的阿里副总裁,就得重新竞聘啦,如果公司没有人要,那就得去公司外面自谋职务了。所以,创业是没有人带着安全带和降落伞的,直接把他们的后路也给断了。

这个公告一经公布,很多人都不愿意干了,这不是重新创业嘛。不过,还真有几个胆儿大就接了这个活儿。这个团队自掏腰包40万入股阿里妈妈这个项目,通过几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,竟然把阿里妈妈做成了,但是过程还是很艰辛的,在资源有限的情况,充分发挥了所有的聪明才智。

刚开始干的时候,大家也傻眼了,因为200万包括所有的费用,什么都在里边,连具体办公场地、设备的费用都算在里面。如果用公司的办公室是要交租金的,用公司的律师帮你去工商登记、写合同也是要收费的,用公司的电脑也是要算钱的,也是要买的。员工的工资也是自己发的。可想而知,这200万包含了所有的东西,因此团队面临四个大关:一是场地的问题;二是人工成本;三是服务器问题;四是流量问题。所以,他们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马云,说这条件也是忒苛刻了,要不我们就去你以前的创业的地方—湖畔花园。现在房子也空着,去那创业,不好意思收我们的租金吧。然后,几个高管说,他们自己就暂时别拿工资了吧(一共就200万,他们几个一拿就没有了),所以人工成本也降下来了。虽然场地和人工成本解决了,那第三关的问题又来了,当时,为什么要2亿RMB做这个东西呢,主要是要流量啊,整个阿里的流量和很多站外的流量,在阿里自己的服务平台上跑一遍,你才能配上广告卖出,这就是广告平台嘛?这么算都需要5000台服务器,那时候,1台服务器差不多也要2万块钱,所以,光服务器这块就要1个亿,属于租都租不起的,所以这群人在公司上上下下到处去找,有没有财务上已经折旧折光的、报废了的服务器,找到了2700台,看看阿里还是家大业大哈(也许大家公司也有这么多闲置的服务器呢,赶紧派有心人去找找看),工程师都喜欢用新的东西,但是被逼上绝路了,旧的就旧的,能使用就行,总比没有好。然后他们就又去找马云,说这2700台服务器能不能先不花钱给我们,马云说账面上不值钱了你们就拿走,账面上有钱的还是得花钱。结果一查,阿里的服务器折了3年、4年的已经在账面上一分钱也没有了。又过了一关,但还有流量的问题呢。原来为什么要2个亿呢(弄清楚原来2个亿的需求在哪里)?有一个亿是要解决流量问题的,因为阿里妈妈这个项目除了需要淘宝内部流量还需要外部流量。要到外面去买流量,那外部流量都被百度等其他公司占据了,就像百度联盟早就把所有网站都圈进去了,当时的环境下,200万如果买流量,几个小时都不够。绝地逢生,用光脚不怕穿鞋的精神,用砸场子的方法,反正阿里妈妈的成本已经很低了(办公室不要钱,人工不要钱,服务器不要钱),靠自己吃饭是个胜利。通过了解对手,百度那个时候是六四开(产生的流量,百度拿6,自己做网站拿4,他们内部觉得这个太黑了,大家觉得呢?)。砸场子就要有砸场子的底气和心态,把别人砸了就是不想让他活。哪怕我不活,也别让他活,他们内部宣布了一个政策:95比5(产生的流量,阿里妈妈拿5,自己做网站的人拿95),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没有预付款,有帐就分账。从心理学和社会经验角度来看,有30%的利润就有人敢铤而走险,原来是拿40%,现在有机会拿95%,因此,很多网站就敢于挑战一下百度,悄悄地挂上了阿里妈妈,所以一下子,就起到了淘宝联盟的颠覆性作用,最后这个项目就成了。

阿里妈妈是做什么的

早期的阿里妈妈

最后,阿里妈妈也回归合并到了淘宝了,创世员工的股份等都折算成了淘宝的股份,现在我们都知道了,淘宝联盟70%的收入都来源于阿里妈妈。当时创建阿里妈妈的几位工程师都财富自由了,每个人身价都达到了千万美金级别。而马云,也成功用200万人民币撬动了一个10亿美金的生意。

阿里妈妈是做什么的

stand out or get out

与上期失败的阿里软件的故事形成鲜明的对比,在研发管理过程中,阿里软件和阿里妈妈也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了。前者在丰富的资源中失败了,后者在有限的资源里面,发挥出了巨大的潜能,获得了更大的成果(或许阿里妈妈是阿里巴巴的不可或缺的伴侣,冥冥之中注定的就是要成功呢)。

原创文章作者:工棚里的原始欲望,如若转载,请注明来自百香果号:https://bxg.huangjinbaixiangguo.com/article/222727.html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上一篇 2022年12月2日
下一篇 2022年12月2日

网友常看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