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这个问题有点宽泛,但也可以归纳一下。大概分为以下几种。
一、公务员单位。这是典型的带编制单位,一个萝卜一个坑。特别是近年来,公务员编制卡得非常严格,人员不能超编,职务与职级并行后,职级也不能超职数。
二、事业编单位。分为公益一类、二类、三类单位。公益一类、二类,其编制卡得也是很严,原则上不能超编。三类事业编单位,是自收自支单位,卡编制相对送一些,单位有一定的自主权。
三、 国企单位。虽然是企业,但也有编制,甚至有的国企员工还有级别,像公务员单位一样,设置正科级、副处级等。一个部门员额满了后,就不能再招新人了。
四、私企外企单位。大多数私企外企单位表面上不实行编制,但本质上还是分为在编和非在编,比如正式员工就是在编员工,外包员工就是非在编人员。当然,私企外企单位,并没有编制员额限制,只要公司效益好,只要你是人才,都可以通过签订正式合同成为正式员工。
有编制与无编制,正式员工无非正式员工,区别比较大。一个是身份问题,身份决定地位。二个是待遇问题,有编的待遇好过无编的,正式的好过非正式的。三个是发展问题,有编的比无编的发展好一些,正式的比非正式的发展好一些。
故宫里谁的幸福指数爆表?每天看心情出行,有专人照顾饮食,天天还有数不清的快递收?故宫猫主子,淡淡一笑,“退下吧!”
有记者曾经问过故宫博物院的院长,故宫里面这么多只猫,有人管吗?当时的院长单霁翔笑着说:“可不要小看这些猫,他们都是有背景的,还有自己的编制。”
现在故宫里面大大小小的猫,都是原来清宫后妃所养的猫的后代,也算是系出名门了。
至于编制一说,故宫猫主子都是有专门的编号的,从1号到181号。猫牌往脖间一挂,故宫公务员正式上岗啦!
许多网友通过故宫纪录片、微博喜欢上了故宫的猫,还专门寄猫粮过去,指明要给景仁宫的鳌拜,还有颐和轩的二毛。现代的”铲屎官”云养猫都乐在其中,但比起古人来,就略逊一筹了。

景仁宫鳌拜
据记载,古代最喜欢猫的皇帝,非明朝嘉靖皇帝莫属。嘉靖年间应该是猫儿在历史上的辉煌时刻了。传闻说,嘉靖皇帝爱猫胜过后宫的妃子。他不仅给猫设立了专门的住处”猫儿房”,还给猫封了官衔,每月还有月银。
嘉靖皇帝最喜欢的两只猫名叫”画眉”和”狮猫”。他曾经把”画眉”册封为”虬龙”,册封典礼十分盛大。”虬龙”猫去世之时,嘉靖皇帝伤心欲绝,专门打造了黄金棺材盛放爱猫的遗体,为它举办葬礼。
“虬龙”下葬之处还栽种了一棵柏树,名为”虬龙柏”,枝干粗壮,现在去北京景山公园依然能够见到它。
当时因为给猫写悼词写得好,有一位名叫袁炜的礼部侍郎升了官。可见嘉靖皇帝对猫,爱得深沉。
无独有偶。说起爱猫,清朝的乾隆皇帝也不遑多让。据记载,他养过的猫,就有十几只。其中有一只猫格外不同,它是乾隆九年意大利使者进贡来的,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外国猫。
猫儿名贵,食盆也名贵。这只猫吃饭的碗,用的就是宋代汝窑所出,青瓷莲花式温碗。为了让猫主子吃得更舒适,还专门配了一个紫檀木座。猫生奢华,可见一斑。
就这样,故宫里的猫一代代的繁衍,朝代更迭,时局动荡,它们一直在。
故宫博物院成立后,工作人员发现,不少猫都是当年后宫嫔妃的爱宠的后代。于是决定将它们留下了,一一登记造册,取了名字,编了号码。
它们不光是古时的”御前带爪侍卫”,现在也依然守护着故宫。就连院长单霁翔也曾说,有了这些猫侍卫,故宫里面的老鼠都少了很多。故宫里面9371间房子,全是木结构,多亏了这些尽职尽责的猫儿们,才能保护房子免遭鼠患。
有猫的地方就有江湖。故宫里的猫主子也有三六九等之分。有战力强悍的,也有胆小如鼠的。
其中一只名叫”帕帕”的猫儿就因胆子小而出名。”帕帕”就是”怕怕”,这只橘猫经常躲在它的洞里,只露出一张胖胖而胆怯的脸。网友说,这是”社恐”我本人了。
别的猫出来争食,它就怯怯地缩在一旁。直到其他猫吃得肚子滚圆,各自离去,帕帕才会小心翼翼地,挪动自己胖胖的身躯,从躲藏的洞里面出来,吃上迟到的晚餐。

爱新觉罗.帕帕
久而久之,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一点,可怜帕帕总是吃剩的,就专门给它开了小灶。工作人员本来是好心,却引来了其他猫的不满。其中一只名叫”少年”的猫就是代表。
“少年”因为小灶的事情,把帕帕视作了眼中钉,见一次,打一次。
有了”少年”带头,另外几只猫,小花、吉祥、如意,也加入了追打帕帕的队伍。
有网友说,这几只猫的日常就是”吃饭,睡觉,打帕帕。”

吃饭,睡觉,打帕帕
故宫的猫儿们不光保护了文物,吸引了流量,还是文创设计者的灵感来源。
故宫博物院淘宝旗舰店2008年上线,已经是5个金冠,拥有852万粉丝的顶流。据报道,故宫博物院一年的营收就超过了15个亿,其中跟猫有关的文创产品就有六百多件。
可以说,故宫的猫,是为故宫创收的功臣之一。
卖萌站岗,身为顶流,还能创收,故宫的猫儿们,真是不可多得的真宝贝呀!
原创文章作者:白回眸一笑,如若转载,请注明来自百香果号:https://bxg.huangjinbaixiangguo.com/article/244619.html